儿童头部被玻璃割伤需立即压迫止血、清洁消毒伤口、判断伤口深度、妥善包扎固定、及时就医缝合。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10分钟以上,避免血液流失过多。若血液渗透纱布需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切勿频繁揭开查看。头部血管丰富,持续按压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凝血块。
2.清洁消毒伤口: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玻璃碎屑和污物。无生理盐水可用流动清水轻柔冲洗,避免用力擦拭。碘伏消毒周围皮肤,注意不可直接倒入伤口内部,以免刺激组织。
3.判断伤口深度:浅表伤口仅伤及表皮层,出血较少;深达皮下或可见脂肪、肌肉的伤口需专业处理。若伤口呈绽开状、长度超过1cm或位于面部,均提示需要医疗干预。
4.妥善包扎固定:清洁后覆盖无菌敷料,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敷料需保持干燥,每日更换。若伤口渗出液浸透敷料,应立即重新消毒包扎。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直接接触创面。
5.及时就医缝合:深度伤口需在6-8小时内由医生清创缝合,降低感染风险。缝合前可能需注射破伤风疫苗,尤其是玻璃污染严重或伤口较深的情况。延误处理可能导致疤痕增生或愈合不良。
处理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晃动儿童头部。观察是否出现头晕、呕吐或意识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颅脑损伤。未完全止血前不可进食进水,以防需要麻醉缝合。玻璃割伤后24小时内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