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炎的症状包括耳部疼痛或压迫感、听力下降或耳闷、耳鸣或耳内异响、耳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发热或头晕。具体分析如下:
1.耳部疼痛或压迫感:耳膜炎引发的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咀嚼或按压耳屏时更为明显。部分患者描述为耳内胀满感或压迫感,类似异物堵塞。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部或下颌,夜间可能加剧影响睡眠。炎症累及鼓膜时,疼痛会突然减轻,但可能伴随耳道溢液。
2.听力下降或耳闷:炎症导致中耳腔积液或鼓膜肿胀时,声音传导受阻,出现听力减退,类似隔水听声的模糊感。部分患者自述耳内闷塞,类似乘飞机时的耳压变化,擤鼻或打哈欠可能短暂缓解。若积液黏稠,听力下降可持续较久,需及时处理避免粘连。
3.耳鸣或耳内异响:耳膜炎常引发低频嗡嗡声或高频蝉鸣样耳鸣,环境安静时尤为明显。少数患者耳内出现搏动性杂音,与血流振动或肌肉痉挛有关。异响可能间歇或持续,炎症消退后多数可缓解,但长期耳鸣需排查其他并发症。
4.耳道分泌物增多:化脓性耳膜炎会导致耳道流出脓性或血性液体,初为稀薄后变黏稠,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干燥后结痂阻塞耳道,需清洁避免二次感染。非化脓性炎症可能仅有少量浆液性渗出,但反复渗液需警惕鼓膜穿孔。
5.可能伴随发热或头晕:急性感染期常出现低至中度发热,儿童可能高热惊厥。若炎症侵袭内耳平衡器官,会引发眩晕或步态不稳,伴恶心呕吐。发热超过三天或头晕持续需警惕颅内并发症。
耳膜炎症状因人而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抓耳哭闹或拒食。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防止损伤鼓膜。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时使用防水措施。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症状加重或持续一周未缓解需及时就医,避免转为慢性或引发邻近器官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