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补肾阳以及针灸推拿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不畅是间质性膀胱炎的重要病机,常用当归、黄芪等药物补气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壁纤维化。临床常用方剂如八珍汤,通过平衡气血提升机体修复能力。
2.清热利湿:湿热下注可能导致膀胱刺激症状加重,选用瞿麦、车前子等药物清热利尿,减少炎症渗出。方剂如八正散能缓解尿频、尿急,同时保护膀胱黏膜免受进一步损伤。
3.活血化瘀:久病入络易形成瘀血阻滞,桃仁、红花等药物可促进膀胱组织微循环,减轻疼痛与僵硬感。血府逐瘀汤等方剂有助于化解局部瘀滞,恢复膀胱弹性。
4.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可能导致膀胱气化无力,采用肉桂、附子等温阳药物增强膀胱功能。右归丸等方剂可改善夜尿增多及小腹冷痛,强化下焦能量代谢。
5.针灸推拿:通过刺激关元、中极等穴位调节膀胱经气,推拿手法可松解盆腔肌肉紧张。针灸结合艾灸能缓解疼痛,改善排尿功能,促进整体气血运行。
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根据体质差异调整方案,定期复诊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