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脾虚的作用。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大腹皮归脾、胃经,具有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脾虚气滞引起的水肿、腹胀等症状能起到调理效果。但需注意,单味药作用有限,需配伍其他健脾药物才能发挥更好疗效。
从中医理论看,脾虚主要表现为运化功能减弱,常见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大腹皮辛散温通,能促进气机运行,缓解脾虚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其利水作用也有助于改善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临床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药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五皮散即包含大腹皮,用于脾虚湿停之证。现代大腹皮含挥发油等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与中医理论相符。
使用大腹皮需辨证施治。阴虚内热或津液不足者慎用,以免辛温之性加重燥热。孕妇忌用,因其可能刺激子宫收缩。长期单独使用可能耗气,需搭配补气健脾药。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脾虚严重者需综合调理,不可依赖单味药。贮藏时需防潮防霉变,煎煮前应去除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