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而重症可能引发不孕、慢性疼痛等长期并发症。是否严重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病情进展速度以及是否及时治疗。早期干预通常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恶化;若拖延不治,则可能发展为盆腔脓肿、输卵管粘连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盆腔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发热或排尿不适。病情较轻时,抗生素治疗即可缓解;但若感染扩散至输卵管或卵巢,可能造成永久性组织损伤,增加宫外孕或不孕风险。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盆腔炎与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淋病密切相关,需同时排查并治疗伴侣,避免交叉感染。
确诊盆腔炎后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使用避孕套可降低复发风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饮食需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尤其是有过盆腔炎病史或高危性行为的女性。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性行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