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前胎动情况因人而异,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胎动频繁或强度增加的现象,但并非绝对规律。胎动变化与胎儿位置调整、宫缩启动及母体敏感度提升有关,需结合其他产兆综合判断。
妊娠晚期胎儿体积增大,活动空间相对减少,胎动模式可能从大幅度踢转变为局部肢体活动。临近分娩时,部分孕妇感知到胎动加剧,可能与胎儿为娩出进行的体位调整有关,如胎头下降入盆时引发的活动。另一些孕妇则出现胎动减少,源于胎儿进入休息状态储备分娩体力。真正具有临床意义的是胎动模式的异常改变,如持续12小时胎动不足10次,或突然剧烈活动后长时间静止,这类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胎儿窘迫。宫缩开始后,胎动可能被阵痛掩盖,但间歇期仍应保持胎动监测。
注意区分生理性胎动增加与病理性异常。每日固定时段采用左侧卧位进行胎动计数,若发现较平日减少50%以上应及时就诊。避免过度依赖家用胎心仪,单纯心率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缺氧可能。临近预产期需准备好待产物品,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见红等产兆时,无论胎动如何都应立即前往医院。产检时主动与医生沟通胎动规律,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孕妇,建议增加胎心监护频率。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平躺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胎儿供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