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感染需保持充足休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维持水分摄入、注意饮食清淡、做好体温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集中对抗细菌感染。感染期间应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消耗体力。睡眠环境需安静舒适,室温保持在适宜范围,避免过热或过冷干扰恢复。白天可适当安排短时午睡,但避免昼夜颠倒影响生物钟。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需严格按医生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用药前确认无过敏史,服药时间间隔均匀。若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中断用药。
3.维持水分摄入:发热或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若尿量减少或色深需加强补液。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肠道负担,温水为宜。
4.注意饮食清淡: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纤维食物刺激肠胃。少量多餐减轻消化负担,保证营养供给。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按正常比例冲调。
5.做好体温监测: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38.5℃以上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或冰水。发热期间减少衣物包裹,保持散热通畅,警惕高热惊厥。
护理期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进食量和症状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嗜睡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保持居室通风,避免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彻底清洁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