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与心律失常存在关联,但并非完全等同。心悸是主观感受到心跳异常,可能由心律失常引起,也可能源于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心律失常则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的心跳节律、频率或强度改变,属于客观医学诊断。两者关系密切,但心悸更侧重症状描述,心律失常则是具体的病理状态。
心悸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除心律失常外,剧烈运动、焦虑、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咖啡因摄入过量均可能引发心悸。心律失常作为病因时,常见类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心脏搏动增强、加快或不规则,从而被感知为心悸。部分患者即使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也可能无明显症状;反之,部分心悸患者经检查未必发现心律失常。心悸是否由心律失常引起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出现心悸时需警惕伴随症状。若心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或意识模糊,可能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记录心悸发作的诱因、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物质。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慢性病史的人群。临床诊断需依赖专业医疗评估,不可仅凭症状自行判断或用药,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