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确实存在碰坏鼓膜的风险,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鼓膜位于耳道深处,正常情况下掏耳勺或棉签难以直接触碰到。操作不当或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工具插入过深,直接损伤鼓膜,甚至引发穿孔或感染。
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薄膜,厚度仅约0.1mm,非常脆弱。掏耳朵时,工具可能将耳垢推向深处,形成栓塞压迫鼓膜,或意外划伤耳道皮肤。尤其使用尖锐物品如发夹、牙签等,风险更高。若耳道存在炎症或鼓膜本身较薄如慢性中耳炎患者,轻微外力也可能导致损伤。正确清洁耳道应避免深入,耳垢通常可自行排出,过度清理反而可能破坏耳道自洁功能。
掏耳朵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尖锐或过长的工具,棉签仅适合清洁外耳廓,不可深入耳道。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或流血,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儿童耳道更窄更短,家长不应自行为其掏耳。耳垢过多或栓塞时,建议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器械处理。保持耳道干燥,减少频繁掏耳,可降低损伤风险。日常护理中,用毛巾擦拭外耳即可,无需过度清洁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