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喉烫伤需观察呼吸是否急促或困难、检查口腔及咽喉黏膜是否红肿或溃烂、注意声音是否嘶哑或哭闹异常、查看是否有流涎或拒食表现、监测体温是否升高伴随感染迹象。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呼吸是否急促或困难:喉部烫伤可能导致气道水肿,引发呼吸困难。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或锁骨上窝凹陷,需警惕气道阻塞。严重时可能出现三凹征,此时需紧急处理,避免窒息风险。
2.检查口腔及咽喉黏膜是否红肿或溃烂:烫伤后黏膜损伤表现为充血、水疱或白色伪膜。使用压舌板轻压舌根观察喉部,发现糜烂或出血提示深度损伤。黏膜苍白或发绀可能伴随组织坏死,需进一步评估。
3.注意声音是否嘶哑或哭闹异常:声带及喉部水肿会导致声音改变,如嘶哑或失声。患儿可能因疼痛持续哭闹,但哭声微弱。若突然安静并伴随呼吸困难,需考虑喉梗阻可能。
4.查看是否有流涎或拒食表现:喉部疼痛使吞咽困难,唾液无法下咽而外流。拒绝进食或饮水是常见症状,严重时连吞咽口水也会引发剧烈哭闹。长期拒食可能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
5.监测体温是否升高伴随感染迹象:烫伤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低热,若体温持续超过38℃或伴有脓性分泌物,提示继发感染。感染会加重水肿和疼痛,需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发现喉烫伤后避免强行喂食或饮水,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哭闹。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涂抹咽喉,以免误吸。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出现异常立即就医。处理过程中避免按压颈部,防止加重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