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脱离是指妊娠期间胎盘从子宫壁部分或完全分离的现象。正常情况下,胎盘紧密附着于子宫内壁,为胎儿提供氧气和营养。当胎盘提前剥离时,可能引发出血、胎儿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医学上称为胎盘早剥。根据剥离范围和程度,可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脱离,是产科急症之一。
胎盘脱离的典型表现包括突发性剧烈腹痛、阴道流血及子宫张力增高。病因多样,常见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腹部外伤、多胎妊娠或子宫畸形等。高血压导致胎盘血管痉挛破裂,形成血肿并推动胎盘剥离;外力撞击可能直接造成胎盘附着处损伤。临床诊断需结合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及血液检测,评估母胎状况。轻度剥离可能采取保守观察,严重情况需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避免大出血或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母婴风险,但剥离面积超过50%时,胎儿死亡率显著上升。
预防胎盘脱离需重视规范产检,尤其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吸烟、酗酒及长时间仰卧位休息。出现持续宫缩、腹痛或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产后仍需监测凝血功能,警惕迟发性出血。胎盘早剥史者再次妊娠需提前告知医生,加强孕期管理。母婴预后与剥离速度、医疗干预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识别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