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膀胱壁增厚通常指膀胱壁厚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先天异常、感染或排尿功能障碍有关。正常婴儿膀胱壁在排空状态下厚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若超声检查显示超过此数值,结合临床症状可考虑为增厚。具体诊断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影像学结果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膀胱壁增厚的成因多样。先天性因素如膀胱出口梗阻后尿道瓣膜等会导致排尿阻力增加,引起膀胱肌层代偿性肥厚。感染性原因如膀胱炎可能引发黏膜水肿和炎性浸润,使膀胱壁暂时性增厚。神经源性膀胱则因神经调节异常导致逼尿肌过度收缩,长期未干预可能形成结构性增厚。反复尿潴留或膀胱输尿管反流也可能改变膀胱壁结构。诊断时需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液分析及影像学复查,以区分生理性充盈性增厚与病理性改变。
临床处理需谨慎。超声检查前应确保婴儿膀胱处于适度充盈状态,过度充盈可能导致假性增厚。对于疑似病例,建议动态监测膀胱壁变化,排除一过性因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解除梗阻、控制感染或进行行为训练。长期膀胱壁增厚可能影响肾功能,需定期评估上尿路情况。家长发现婴儿排尿异常如尿线细弱、排尿哭闹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利尿药物。医疗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