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流产的检查需要做超声检查、血HCG测定、妇科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确认完全流产的关键手段,通过观察宫腔内是否有妊娠组织残留,判断流产是否完全。经阴道超声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情况。若宫腔内无妊娠囊或残留组织,且子宫内膜线清晰,可支持完全流产的诊断。超声还可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确保诊断准确性。
2.血HCG测定:血HCG水平反映妊娠状态,完全流产后HCG会逐渐下降。动态监测HCG变化可判断流产是否彻底,若HCG下降缓慢或不降反升,提示可能存在残留或异常妊娠。通常流产后2周HCG应接近非孕水平,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
3.妇科检查:妇科检查通过触诊和视诊评估子宫大小、质地及宫颈情况。完全流产后子宫应缩小至正常大小,宫颈口闭合。检查可发现阴道出血量及性状,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组织残留。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妇科检查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凝血功能检查:流产可能引发出血,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止血能力,排除凝血障碍导致的异常出血。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若结果异常,需及时干预,避免大出血或血栓风险。
5.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判断贫血程度及感染迹象,完全流产后出血较多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潜在感染。血红蛋白水平反映失血情况,血小板计数评估凝血状态,为后续处理提供参考。
流产后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和持续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出现发热、腹痛或出血增多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复查确保恢复顺利。饮食宜清淡营养,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