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与蒲黄均为中医常用止血化瘀药,功效相似但各有侧重。三七以止血不留瘀、散瘀不伤正为特点,兼有补虚强壮之效;蒲黄则长于收敛止血,兼能利尿通淋,两者在临床应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三七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尤擅治内外出血兼有瘀滞者,如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其活血之力较强,对跌打损伤、胸痹心痛亦有良效。三七所含皂苷成分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蒲黄性平,归肝、心包经,生用活血化瘀,炒炭后收敛止血,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等,对血淋涩痛、小便不利效果显著。蒲黄含黄酮类物质,能增强血管收缩力,促进凝血,同时通过利尿作用缓解水肿。两者均能止血化瘀,但三七偏温补,蒲黄偏通利,前者多用于虚实夹杂证,后者更宜血热或湿热瘀阻之证。
使用三七需注意孕妇慎用,阴虚血热者宜配伍清热药;蒲黄煎制宜包煎,防止刺激咽喉,出血无瘀滞者慎用生蒲黄。两者均不可过量久服,以免耗伤气血。现代药物相互作用三七与抗凝药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蒲黄与利尿剂联用需监测电解质。辨证选用并结合具体病机,方能发挥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