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确实可能引起头晕症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颈性眩晕,通常与颈椎结构改变影响椎动脉或刺激颈部交感神经有关。当颈椎发生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或关节错位时,可能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眩晕。颈部肌肉紧张痉挛也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头晕。
颈椎病导致的头晕具有特征性表现,多与头颈部活动密切相关。患者在转头、低头或仰头时容易出现突发性眩晕,常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小时不等。这类头晕往往伴随颈部僵硬、肩背酸痛等典型颈椎病症状。临床检查可发现颈椎活动受限、压痛阳性,影像学检查能观察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长期伏案工作、枕头过高、颈部受凉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出现颈性眩晕需避免突然转动头部,睡眠时建议使用高度适中的颈椎保健枕。急性发作期应保持静卧,必要时佩戴颈托限制颈部活动。日常需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工作间隙可做颈部舒缓操。若头晕频繁发作或伴随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脑血管病变。治疗上多采用综合疗法,包括颈椎牵引、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症状以及针对性的康复锻炼,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解除神经血管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