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在医院应该看口腔科、儿科、皮肤科、感染科、中医科。具体分析如下:
1.口腔科:鹅口疮主要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是典型症状。口腔科医生通过临床检查能明确诊断,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婴幼儿患者因免疫力较低更易发病,成人患者可能伴随免疫系统问题。
2.儿科:婴幼儿是鹅口疮高发人群,儿科医生熟悉儿童疾病特点,能针对性处理。哺乳期婴儿可能因母亲乳头感染或奶具不洁致病,需母婴同步治疗。儿科还会指导家长正确护理,防止复发。
3.皮肤科:部分鹅口疮伴随皮肤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如尿布区或褶皱部位红斑。皮肤科可综合治疗黏膜与皮肤病变,尤其对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全面评估。外用抗真菌药膏配合口服药物效果更佳。
4.感染科:顽固性或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可能提示全身性感染或免疫缺陷。感染科擅长排查潜在病因,如糖尿病、HIV感染等基础疾病。严重者需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并监测肝肾功能。
5.中医科:中医认为鹅口疮与脾胃湿热或心火上炎有关,采用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的方剂调理。外用药如冰硼散可缓解症状,针灸或推拿辅助改善体质,减少复发。
鹅口疮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激素类软膏可能加重病情。哺乳期母亲需清洁乳头,婴儿奶具定期消毒。保持口腔干燥,减少糖分摄入以防真菌滋生。长期不愈或伴随发热、溃烂时需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防止深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