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值达到17mg/dL属于较高水平,需及时就医干预。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感染或胆道问题引起,需通过血液检测明确病因。光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分解胆红素。若黄疸进展迅速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可能需换血治疗。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3天观察数值变化,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黄疸数值超过15mg/dL时,胆红素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脑损伤。医院会监测经皮胆红素和血清总胆红素,结合日龄、胎龄评估风险。早产儿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需更积极处理。光疗期间需遮住眼睛和生殖器,注意补液和体温监测。部分案例需结合白蛋白注射促进胆红素代谢。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观察皮肤黄染是否蔓延至手脚心。
避免自行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可能引发腹泻加重脱水。晒太阳仅对轻度黄疸辅助有效,且需防止紫外线灼伤。记录宝宝大小便次数,陶土色粪便提示胆道闭锁可能。母亲O型血或宝宝RH阴性需排查溶血性疾病。就医时携带分娩记录、疫苗接种史等资料。黄疸消退期可能出现暂时性青铜症,属光疗后正常反应。任何伴随发热、抽搐的情况必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