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虚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溏、次数增多,常夹有未消化食物,伴有食欲减退、面色萎黄等症状。脾虚导致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无法正常吸收,食物残渣下注肠道,形成特征性腹泻。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形体消瘦、精神不振等虚象,舌苔多薄白或腻,指纹淡滞。
脾虚泻的典型症状可从排泄物与全身表现观察。大便多呈淡黄色或乳白色,质地清稀或如蛋花汤样,气味不臭反带酸腐味,排便前无明显哭闹,但进食后易腹泻。长期脾虚会影响气血生化,宝宝可能出现头发稀疏、肌肉松弛、生长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表现。部分患儿伴随脘腹胀满、夜间啼哭,但腹部喜温喜按,与湿热泻的肛门灼热、烦躁不安有区别。脾虚泻多在受凉或饮食不当后加重,如摄入生冷瓜果、油腻食物后症状明显。
护理脾虚泻需注重饮食调养与腹部保暖。辅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山药糊等温热食物,避免寒凉食材。可配合中医推拿手法,如补脾经、摩腹等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若腹泻超过一周或出现口渴尿少、眼窝凹陷等脱水征象,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避免滥用止泻药掩盖病情。平时可通过捏脊疗法增强体质,减少脾虚反复发作。喂养需定时定量,哺乳期母亲应忌食生冷油腻以防通过乳汁影响宝宝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