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发生性行为通常不会导致怀孕,但并非绝对不可能。怀孕需要排卵期与精子相遇,而月经期一般不属于排卵阶段。女性生理周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可能出现排卵提前或周期不规律的情况,尤其是经期较短或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女性,精子在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可达3-5天,若恰逢排卵提前,仍存在极低概率的受孕可能。
从生理机制来看,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此时卵泡尚未发育成熟,卵巢通常不会释放卵子。但自然生理现象并非完全可预测,某些因素如压力、药物或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排卵时间异常。部分女性会将排卵期出血误认为月经,若此时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怀孕风险显著增加。即使经期怀孕概率较低,仍建议采取避孕措施,既可避免意外妊娠,也能降低细菌感染风险。
需特别注意,经期性行为可能增加健康隐患。子宫内膜脱落时宫颈口微开,性交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引发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使用避孕套以减少感染风险,并避免剧烈动作以防加重经期不适。若月经周期紊乱或长期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内分泌或妇科疾病。安全防护和健康意识至关重要,不可仅依赖生理期作为避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