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发热。小孩肠道感染引起发热主要是由于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导致,可通过物理方法、口服药物、家庭护理等方式治疗。
1.物理方法。小孩的身体抗病能力较差,若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会导致肠壁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形成炎症性感染,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当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循环对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刺激后,会使其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发热。若小孩发热腋下体温在38.5℃以下,家长可使用毛巾蘸取温水,对额头、腋下、腹股沟等血管密集的地方擦拭,可促进体内的热量散发,达到物理降温效果。
2.口服药物。对于小孩肠道感染引起的发热,若腋下体温在38.5℃以上,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治疗,可有效地促使体温下降。同时还应该前往医院完善血常规检查,如果是由于细菌导致,则应遵医嘱服用头孢克洛颗粒、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药物。如果为病毒引起,则需要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治疗,可抑制病毒,改善症状。
3.家庭护理。在治疗期间,应让小孩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以免刺激病情导致加重。同时应定时地给小孩补充水分,以免导致水分大量丢失,引起脱水情况。
除以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还可通过静脉点滴等方式治疗,但应由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