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多发生于头部外伤后3周至数月,常见于老年人和酗酒者,需根据病情采取保守观察或手术治疗。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典型表现为头痛、认知功能下降、肢体无力或意识障碍,易被误诊为脑卒中或痴呆。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检查,显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血肿影。治疗方式取决于血肿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小而无症状的血肿可定期复查,部分可自行吸收;若血肿较大或引起神经功能缺损,需行钻孔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需密切监测复发迹象,尤其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脑萎缩的高危人群。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头部再次受伤,控制高血压和抗凝药物使用。术后患者应保持头位抬高,促进脑组织复位。康复期需关注认知和运动功能恢复,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长期酗酒者需戒酒以减少复发风险。若出现头痛加重、呕吐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老年患者术后可能合并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需加强护理和预防措施。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确保血肿完全吸收且无新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