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时进行腰穿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腰穿需要在蛛网膜下腔穿刺抽取脑脊液,而脑脊液漏通常意味着硬脊膜或蛛网膜存在破损,此时穿刺可能进一步扩大损伤,导致漏出量增加,甚至诱发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
脑脊液漏常见于外伤、手术或自发性硬膜破损,此时脑脊液通过异常通道流失,可能表现为鼻漏、耳漏或伤口渗液。腰穿会人为降低椎管内压力,使漏口处内外压力差增大,脑脊液流失加速。这不仅延缓漏口愈合,还可能因颅内压骤降引发头痛、恶心甚至脑疝。穿刺操作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蛛网膜下腔,增加化脓性脑膜炎风险。若必须获取脑脊液样本,需优先通过影像学定位漏口位置,评估风险后选择其他替代方案,如脑室穿刺或漏口修补术后再操作。
进行腰穿前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存在脑脊液漏时,应先通过CT或MRI明确病因及漏口位置,避免盲目穿刺。若患者有颅底骨折、术后硬膜未愈合或自发性低颅压表现,腰穿应暂缓。临床中需权衡诊断必要性与操作风险,优先选择无创检查。操作后若出现剧烈头痛、颈强直或发热,需警惕颅内感染或低颅压,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