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额窦炎是额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属于鼻窦炎的一种类型,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额窦位于前额部眉弓后方,与鼻腔相通,当病原体侵入或窦口引流受阻时,易引发黏膜充血、肿胀及脓性分泌物积聚,导致剧烈头痛、鼻塞、发热等典型症状。
急性额窦炎常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或环境刺激。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部分病例与病毒混合感染相关。典型症状为前额或眼眶上方持续性胀痛,晨起加重,弯腰或低头时疼痛加剧,伴随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及面部压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鼻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CT,以排除并发症或解剖异常。
治疗以控制感染和改善引流为核心。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疗程通常10-14天。鼻腔冲洗、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雾可减轻黏膜水肿,促进窦口开放。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硬膜外脓肿,需考虑手术引流。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吸烟及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预防感冒。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需警惕慢性额窦炎可能,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