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出现较多血块并不一定就是崩漏。崩漏是指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经期出血量极大且持续时间过长,属于中医病名,对应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月经血块多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病理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月经血块多的原因多样。正常月经中,子宫内膜脱落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若经血排出较快,纤溶系统来不及完全溶解血块,就会出现血块。久坐或经量较多时更易出现。但若血块过大如硬币大小以上、伴随经量极大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持续超过7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则需警惕病理因素,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症、凝血功能障碍或内分泌失调等。中医认为血块多可能与血瘀、气虚或寒凝有关,需辨证施治。
观察血块时需注意伴随症状。若血块多但周期规律、经量适中且无不适,通常无需过度干预。建议记录月经周期、血块大小及出血量,避免久坐,适当活动促进经血排出。避免经期受寒,可热敷腹部缓解不适。若血块多伴随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严重痛经或贫血,应及时就医,通过B超、性激素检查或宫腔镜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或活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使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