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以血清中多种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水平异常升高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病症通常反映机体免疫系统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可能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或肝脏疾病等基础病因相关。多克隆性升高区别于单克隆性增殖,后者提示恶性浆细胞疾病,而前者多为反应性改变。
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生机制与B细胞广泛激活有关。当病原体持续刺激或自身抗原异常暴露时,多种浆细胞克隆增殖,分泌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如IgG、IgA、IgM,导致血清蛋白电泳出现宽基底峰。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以及结核、HIV等慢性感染。肝脏疾病中,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因门体分流导致肠道抗原未经处理进入血液循环,也可诱发多克隆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多与原发病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关节痛或反复感染。
诊断需结合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病因筛查。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基础疾病,如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或免疫抑制剂管理自身免疫病。需警惕少数病例可能进展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需定期监测M蛋白及肾功能。避免过度使用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除非合并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对于无症状且病因不明的轻度升高,建议动态观察而非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