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痛风作用,但无法替代现代医学的核心治疗方案。作为一味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中药,白术可通过调节体内水湿代谢,间接缓解痛风相关症状,但其效果有限且需长期调理,不能作为急性期止痛或降尿酸的主要手段。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范畴,与脾虚湿盛、湿热瘀阻密切相关。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水湿排泄,减少痰湿内生,从而辅助降低尿酸生成和沉积的风险。临床常与黄柏、苍术等配伍,如经典方剂四妙丸,用于湿热型痛风缓解期的调理。现代药理白术中的白术多糖、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作用,可能减轻关节炎症反应,但对血尿酸水平的直接影响尚缺乏明确证据。
使用白术调理痛风需注意辨证施治,湿热痹阻型患者单用白术可能加重热象,需配伍清热药物。孕妇、阴虚内热者慎用。治疗期间仍需严格遵循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血尿酸。急性发作期应以西医抗炎镇痛、降尿酸药物为主,中药仅作为辅助手段。白术常规煎服用量为6-12克,超量可能引起腹胀等不适。避免与抗菌药同服,可能影响药效。任何中药方案都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替代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