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独特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抗菌药物,其分子结构中仅含单个内酰胺环,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的双环结构形成显著区别。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高度选择性,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病原体效果显著。代表性药物包括氨曲南、卡芦莫南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对传统β-内酰胺类过敏的患者。
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谱相对狭窄,主要针对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产生抑制作用。其化学结构稳定性较高,能抵抗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但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仍可能发生耐药。这类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可穿透脑脊液,适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其它β-内酰胺类药物相比,单环内酰胺类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提供了替代选择。
使用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需注意细菌耐药性监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菌株选择性增殖。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延长给药间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及注射部位疼痛,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与氨基糖苷类联用可能增强肾毒性,与丙磺舒合用会延缓排泄。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需评估风险收益比,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避免与含酒精制剂同用以防双硫仑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