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侵入前列腺组织引发的炎症,属于前列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致病菌通常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或血行传播进入前列腺,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与尿路感染或性传播疾病相关。
细菌感染性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寒战、尿频尿急、会阴部剧痛,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慢性期症状较缓和但病程迁延,常见下腹隐痛、排尿不适及性功能障碍。诊断需结合直肠指检、前列腺液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敏感抗生素为主,急性期需静脉给药,慢性期需足疗程口服药物,辅以前列腺按摩、物理治疗等改善局部循环。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度劳累、久坐及辛辣饮食,以防前列腺充血加重症状。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急性期禁忌前列腺按摩,以免感染扩散。慢性患者应定期复查前列腺液,监测炎症控制情况。保持适度性生活有助于分泌物排出,但需注意卫生。出现血尿、持续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脓肿等并发症。预防重点在于控制尿路感染、规范使用安全措施及加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