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提高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继发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感冒初期可采取多休息、多饮水等基础措施,帮助身体恢复。针对发热,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稀释鼻腔分泌物;咳嗽频繁时可适当服用蜂蜜1岁以上儿童或右美沙芬等止咳药。咽痛可给予温盐水漱口或含服润喉片。需注意避免随意使用复方感冒药,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因其成分复杂且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
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或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补充营养。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尿量及进食情况,警惕脱水风险。抗生素仅在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滥用可能破坏正常菌群。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是预防特定类型感冒的有效手段。日常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能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若孩子存在基础疾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感冒期间更需加强监护,必要时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