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发烧属于常见反应,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可采取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退烧药缓解症状。多数情况下,体温在1-2天内会逐渐恢复正常,若持续高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甲肝疫苗作为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低烧、乏力等。发烧是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反应的正常现象,表明机体正在建立保护性抗体。体温低于38.5℃时,建议多饮水、保持休息,用温水擦拭腋下或腹股沟辅助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需注意避免捂汗或酒精擦浴,以免加重不适。
接种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体温变化及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若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体温反复超过39℃,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或并发症。接种前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或近期健康状况,哺乳期或免疫缺陷者需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疫苗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无需因发烧拒绝后续接种,科学应对即可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