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常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腹部超声、粪便检查、尿常规、腹部X线。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严重贫血或血小板异常也可能提示其他系统性疾病。
2.腹部超声:用于观察腹腔内脏器结构是否异常,如肠套叠、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超声无辐射,适合儿童反复检查,能清晰显示肝胆胰脾肾等器官的形态变化。
3.粪便检查:通过分析粪便性状、潜血、寄生虫卵等,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感染或寄生虫病。细菌性肠炎可能检出脓细胞,轮状病毒感染可通过抗原检测确认。
4.尿常规:排查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提示炎症或损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引起腹痛,尿糖和酮体检测有助于鉴别。
5.腹部X线:针对疑似肠梗阻、穿孔或异物吞食的病例,立位片可观察肠管积气、液平或膈下游离气体。但X线有辐射,需谨慎选择适应症。
小儿腹痛需结合病史和体征综合判断,避免过度检查。急性剧烈腹痛或伴随高热、呕吐、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长期反复腹痛需排除心理因素或功能性胃肠病。检查前安抚情绪,减少恐惧感有助于配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