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需以预防感染、保障通畅及提升舒适度为核心目标。通过规范操作、定期观察和科学维护,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病人康复。
护理重点包括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导尿管插入过程符合消毒规范。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洁尿道口及导管近端,避免分泌物积聚。保持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定期更换导尿装置,普通硅胶导尿管建议每2周更换一次,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尿量,若出现浑浊、血尿或无尿需及时处理。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牵拉或折叠,活动时可用腿袋固定集尿袋。鼓励病人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减少尿盐沉积风险。长期留置者需训练膀胱功能,每3-4小时开放导尿管,促进排尿反射。
注意事项涉及多个细节。操作前后必须彻底洗手,集尿袋排空时需关闭引流阀,避免接触污染。翻身或移动时注意导管位置,防止意外脱出。出现膀胱痉挛时可调整导管深度或热敷下腹部。记录导尿管留置时间,超期使用可能增加感染概率。发热、腰痛或尿液异味需警惕尿路感染,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拔管前建议夹闭导管训练膀胱,拔除后监测自主排尿情况。特殊人群如脊髓损伤患者需个性化评估,神经源性膀胱需结合间歇导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