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痰热咳嗽属于中医儿科常见病症,多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或饮食积滞内生痰火,导致肺失宣降、痰热壅阻气道所致。临床以咳嗽痰黄、喉间痰鸣、发热口渴为主要特征,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过程中,需结合具体证候辨证施治。
痰热咳嗽的病理基础在于热邪与痰浊互结,阻滞肺络。儿童脏腑娇嫩,肺卫不固,易受外邪侵袭。风寒或风热邪气入肺后,若未及时疏解,可郁而化热,炼液为痰;或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上壅于肺,则引发咳嗽痰多、质稠色黄,伴有呼吸急促、胸膈满闷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发热、面赤唇红、小便短赤等热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清气化痰丸等方剂加减,同时配合饮食调理。
痰热咳嗽患儿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助热生痰。适宜食用梨、白萝卜、荸荠等清润之品,或遵医嘱采用川贝炖雪梨等食疗方。居室保持通风,湿度适宜,减少粉尘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喘憋、痰中带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肺炎、哮喘等疾病。中药使用需严格遵循剂量,避免苦寒药物损伤脾胃。痰热未清时不宜过早使用敛肺止咳药,以免闭门留寇。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完成疗程,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