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有不少具有降压作用的药材,常见的有钩藤、罗布麻、杜仲、夏枯草、决明子、菊花、桑寄生等。这些药材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调节血压,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脂等,适合轻度高血压或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钩藤含有钩藤碱,能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罗布麻中的黄酮类物质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杜仲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夏枯草和决明子则能清肝火、降肝阳,改善头晕目眩等高血压症状;菊花和桑寄生兼具平肝潜阳、滋补肝肾的效果,适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部分复方制剂如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丸等,结合多味药材协同作用,临床效果更显著。
使用中药降压需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和证型适用药材不同,避免自行滥用。部分药材如罗布麻有一定毒性,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中药降压作用较温和,严重高血压患者不可替代西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治疗。服药期间注意低盐饮食、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孕妇、过敏体质者慎用,出现不适及时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