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否能够自愈取决于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部分轻症的中耳炎,尤其是急性中耳炎早期,可能随着免疫系统的调节和炎症的自行消退而好转。多数情况下仍需医疗干预,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闷等。部分轻症患者可能在一周左右症状缓解,但若伴随化脓或持续高热,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慢性中耳炎则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导致鼓膜穿孔或听力损伤,自愈可能性较低。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更易出现中耳炎,且自愈率低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若积液长期不消退,可能需穿刺或置管引流。
出现耳痛、耳闷或听力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拖延。游泳或洗澡时注意防水,防止加重感染。擤鼻涕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进入中耳。儿童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中耳炎发生风险。若确诊为细菌性中耳炎,应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听力及鼓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