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检查方法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表现、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呼吸特征、肺功能测试评估气道功能、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发因素、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表现:通过了解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因及夜间症状等,判断是否符合哮喘特征。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喘息、咳嗽、胸闷,运动或接触冷空气后加重。家族过敏史或既往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呼吸特征:发作期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严重时出现三凹征或发绀。缓解期可能无异常体征,但长期未控制者可能出现桶状胸等慢性改变。需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体征鉴别。
3.肺功能测试评估气道功能:通过呼气峰流速测定或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气道阻塞程度和可逆性。6岁以上儿童可配合完成标准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且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改善超过12%有诊断意义。
4.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发因素: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识别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阳性结果结合临床可确定环境控制重点,但需注意检测结果需与症状关联性分析。
5.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胸部X线或CT用于鉴别肺炎、异物吸入等。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肺过度充气,但影像学更多用于排除诊断,而非直接确诊依据。
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避免仅依赖单一指标。急性发作期优先控制症状,稳定期再完善检查。部分检查需患儿配合,家长应提前做好沟通安抚。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