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忽高忽低警惕这两种病
血压忽高忽低是一种较为危险的信号,需要警惕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两种病。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这种肿瘤会间断或持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当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时,就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而在儿茶酚胺释放减少时,血压又会突然下降。这种血压的大幅波动对血管和心脏等器官的损害极大。长期的血压忽高忽低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可忽视的疾病。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会促使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同时排出过多的钾离子。钠水潴留会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这种疾病还可能影响肾脏的调节功能以及体内电解质平衡。在一些情况下,由于肾脏自身调节机制的紊乱以及电解质失衡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血压会出现波动,时而升高到较高水平,时而又有所下降。这种血压的不稳定会逐渐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肌肥厚等心脏病变,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血压忽高忽低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的用药等。但如果排除了这些外在因素,就一定要警惕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两种疾病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