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引起的咽喉痛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这可能是病毒侵袭上呼吸道的早期信号。流感病毒不仅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全身免疫系统激活,若忽视症状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增加并发症风险。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后,首先攻击咽喉部黏膜,引发充血水肿和神经末梢敏感。典型表现为吞咽疼痛、干燥灼热感,常伴随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流感导致的咽喉痛通常起病更急、程度更剧烈,且可能迅速发展为喉气管炎或继发细菌感染。部分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降低或C反应蛋白升高,咽拭子病毒抗原检测能明确病原体。
出现流感样咽喉痛时应立即佩戴口罩避免传播,保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缓解黏膜干燥。避免用力咳嗽或清嗓动作,防止声带损伤。体温超过38.5℃可短期使用解热镇痛药,但需警惕药物过敏或胃肠道刺激。若出现呼吸急促、血痰、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等预警症状,需12小时内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关键,流行季节前2-4周接种效果最佳。日常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接触公共物品后规范洗手,减少病毒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