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鼠咬伤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老鼠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如汉坦病毒、鼠咬热螺旋体等,及时处理伤口和医疗干预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首先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挤出污血。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以减少厌氧菌感染风险。完成初步处理后,需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或疾控中心,由专业医生评估伤情。通常需要打破伤风疫苗,若既往免疫接种史不明确,还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根据咬伤情况,可能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若当地为汉坦病毒流行区,需密切监测发热、头痛等症状,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测。
接触老鼠或清理其排泄物时需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被咬伤后需记录老鼠特征如野生或宠物,野生鼠携带病原体风险更高。就医时需如实告知医生咬伤时间、处理方式及自身过敏史。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属正常反应,但持续高热或伤口化脓需复诊。日常需做好防鼠措施,封堵室内孔洞,食物密封存放,减少鼠类栖息环境。若咬伤者为孕妇、儿童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更谨慎处理并加强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