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和憋气相比,憋气对健康的危害更大,需要优先关注。打呼噜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早期信号,但憋气呼吸暂停直接导致缺氧,长期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需及时干预。
打呼噜通常由呼吸道狭窄或松弛引起,气流震动软组织产生噪音,属于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憋气则是呼吸道完全阻塞导致的呼吸暂停,每次持续10秒以上,频繁发生会使血氧骤降,心脏负荷加重。长期未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高血压风险增加3倍,中风概率提升4倍。打呼噜人群中有20%-30%伴随呼吸暂停,肥胖、下颌后缩者风险更高。多导睡眠监测能准确区分两者,呼吸暂停指数AHI超过5次/小时即需治疗。
夜间频繁憋醒、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是危险信号,建议尽早就诊。轻度打呼噜可通过侧卧、减重改善,中重度呼吸暂停需佩戴呼吸机或手术。避免饮酒、慎用安眠药,防止肌肉松弛加重窒息。孕妇、高血压患者出现呼吸暂停应列为急症处理。睡眠监测前需清洁皮肤确保电极接触,记录完整睡眠周期。呼吸机使用者需定期调整参数,防止鼻面罩漏气影响疗效。儿童打呼噜伴憋气可能因腺样体肥大,延误治疗会影响面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