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对症支持治疗、中药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保肝药物:保肝药物是急性肝炎治疗的基础,主要通过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减轻肝脏炎症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能够稳定肝细胞膜并抑制炎症反应。使用时应根据肝功能指标调整剂量,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需结合临床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2.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性急性肝炎,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例如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需在明确病原学诊断后使用。早期干预能降低重症风险,但需严格监测病毒载量及耐药性。部分药物存在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定期检查血常规。
3.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重症患者,通过调节过度免疫反应减轻肝脏损害。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需逐步调整剂量以避免反弹。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需配合钙剂补充。
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血浆置换或人工肝辅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恶心、乏力等症状,同时预防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5.中药制剂:部分中药如茵栀黄、五味子制剂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可辅助改善肝功能。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辨证施治是关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方剂。
急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劳累及肝毒性药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超声。出现黄疸加重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