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食欲减退、乏力。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手足口病初期多出现突发性发热,体温通常在38℃至39℃之间,持续1至3天。部分病例可能伴随寒战或头痛,发热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引发并发症。
2.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红色小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和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局部镇痛药物。
3.手足皮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疹子不痒不痛,周围有红晕,通常3至7天自行消退。避免抓挠皮疹,防止继发感染。
4.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疼痛导致拒食、流涎,婴幼儿表现尤为明显。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少量多次喂养,补充水分和营养。
5.乏力:疾病期间机体消耗增加,易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体力。
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轻症居家隔离即可,发热时使用退热药物,皮疹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患病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餐具玩具需消毒,保持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