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品与药品在性质、用途及监管上存在本质区别。药品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具有明确疗效;而保健品主要用于补充营养、调节机体功能,不具备治疗作用,审批流程相对宽松。
药品的成分、剂量及适应症均有严格规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例如,儿童感冒药需明确标注适用年龄、剂量及禁忌症。保健品的成分多为维生素、矿物质或天然提取物,主要针对营养补充或亚健康状态调节,如钙片、维生素D等。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经过科学验证,而保健品的功效通常缺乏严谨的医学证据,更多依赖宣传或经验性认知。
选择儿童保健品或药品时需谨慎。药品必须遵医嘱,避免滥用或误用,尤其是抗生素、退烧药等。保健品不可替代药品,长期服用需关注成分是否超标或与其他药物冲突。家长应仔细阅读标签,优先选择正规渠道产品,避免夸大宣传的保健品。若儿童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依赖保健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