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通常在妊娠第12周左右完全形成并具备完整功能。这一过程始于受精卵着床后,绒毛膜逐渐发育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的胎盘结构。胎盘的形成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但医学上认为9-16周均属正常范围,超过16周未形成需警惕病理情况。
胎盘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妊娠4周前绒毛膜开始形成初级结构,8周时绒毛血管网初步建立,12周左右绒毛分支完成三级分化,母体面与胎儿面完全分隔。这一过程中,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蜕膜,形成独特的螺旋动脉改建,确保母胎间物质交换。胎盘重量随孕周增加,16周约100克,足月时可达500克。关键发育期在10-12周,此时超声可见清晰胎盘轮廓,若此阶段出现绒毛发育不良或血管异常,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
监测胎盘发育需结合超声检查和血清学指标。孕早期β-hCG翻倍异常或PAPP-A水平低下提示绒毛功能障碍风险。避免接触尼古丁、酒精等毒素,这些物质会破坏绒毛血管化过程。高龄孕妇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更需关注胎盘血流参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异常升高时需干预。若20周后仍存在胎盘过薄<2cm或钙化提前,需排除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建议定期产检,通过胎动计数和胎心监护评估胎盘功能,发现异常出血或腹痛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