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通常在45-55岁之间进入绝经期,平均年龄约为51岁。这一过程标志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永久性停止。绝经年龄受遗传、种族、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少数人可能早至40岁前或晚至55岁后发生。
绝经是女性生殖衰老的自然阶段,分为围绝经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围绝经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潮热、情绪波动等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卵巢停止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长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现代医学建议通过激素替代疗法缓解症状,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如乳腺癌病史或血栓倾向者需谨慎。
关注绝经期健康需定期进行骨密度、血脂检测,保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功能,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可降低相关疾病风险。若40岁前出现闭经需排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55岁后仍未绝经者应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不可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