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需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通常采用0-1-6月的三针方案,即第一针接种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完成首针接种,高危人群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需要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通过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发挥作用。疫苗分为重组酵母疫苗和CHO疫苗两种,均安全可靠。接种前需确保无发热、急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病发作期。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1-2天自行缓解。全程接种后,90%以上接种者可产生足够抗体,保护期可持续15年以上。若抗体水平不足,可进行补种或加强免疫。
接种乙肝疫苗需注意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注射在不同部位。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妊娠期妇女接种需评估风险收益比。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免疫缺陷病史及近期用药情况。疫苗需在2-8℃冷藏保存,接种前检查是否过期或变质。完成全程接种后,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补种。未按程序接种者无需重新开始,只需补种剩余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