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与自身免疫力密切相关。1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这是1型糖尿病最核心的病理特征。
在遗传易感背景下,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可能触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患者体内可检测到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这些抗体标志着免疫系统对β细胞的持续破坏,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年就已开始。随着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能力最终衰竭,血糖调节功能崩溃。2型糖尿病在儿童群体中虽与肥胖相关,但部分病例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因素的参与,这种情况被称为混合型糖尿病。
确诊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需进行抗体检测和C肽水平评估。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有家族史者更应提高警惕。目前研究正在探索免疫调节疗法,但胰岛素替代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日常管理中需平衡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同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定期随访对评估胰岛功能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