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硬块的检查项目包括触诊检查、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磁共振检查、穿刺活检。具体分析如下:
1.触诊检查:触诊检查是医生通过手指直接触摸乳房及周围组织,判断硬块的位置、大小、形状、质地及活动度。检查时需注意硬块是否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是否有压痛感。触诊可初步区分良性或恶性病变,但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触诊对囊性或实性肿块的鉴别有一定局限性,需配合其他检查提高准确性。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成像,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区分囊性与实性肿块。无辐射且操作简便,适合年轻女性或孕期人群。超声可评估肿块血流信号,辅助判断良恶性。对致密型乳房的检出率高于钼靶,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敏感性较低。
3.钼靶检查:钼靶检查采用低剂量X线拍摄乳房组织,能清晰显示微小钙化灶及结构扭曲。对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适合40岁以上女性。检查时需压迫乳房,可能引起短暂不适。钼靶对致密型乳房的检出率有限,常与超声联合使用。
4.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通过强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对软组织对比度极佳。适用于高风险人群或评估植入假体后的乳房状况。检查无辐射但耗时较长,需注射对比剂增强显影。磁共振对多灶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但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
5.穿刺活检:穿刺活检通过细针或空心针获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良恶性的金标准。分为细针穿刺、粗针穿刺及真空辅助活检等方式。活检可明确肿块性质,指导后续治疗。操作需严格消毒,可能出现局部淤血或感染,但风险较低。
检查前需避免在月经周期高峰期进行,以免激素影响结果准确性。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如实告知医生病史及用药情况。检查后遵循医嘱观察身体反应,及时复查或进一步处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