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套叠最初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伴随哭闹不安和拒食。腹痛呈阵发性发作,间隔数分钟至半小时反复出现,发作时可能伴随蜷缩身体、面色苍白等表现。部分患儿早期可能出现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胆汁或粪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果酱样血便,这是肠套叠的典型特征之一。
肠套叠的早期症状容易与普通肠绞痛或胃肠炎混淆,但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三联征。腹痛发作时腹部触诊可摸到腊肠样包块,右下腹可能出现空虚感。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嗜睡、脱水等全身症状,晚期可能出现腹胀、发热等肠坏死迹象。发病高峰期为4-10个月婴儿,尤其是体重超标的男婴更易发生。季节交替时期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关。
发现疑似症状需立即就医,发病24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就医前避免喂食或自行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医生通过腹部超声或空气灌肠可确诊,早期可通过空气或液体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需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恢复期建议少量多餐喂养。平时注意科学添加辅食,避免肠道功能紊乱。疫苗接种可降低相关病毒感染风险,对预防继发性肠套叠有一定作用。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肠道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