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出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情恶化、控制血压减少再出血风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降低颅内压。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加重出血:脑出血急性期需严格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任何轻微活动可能引发再次出血,尤其是发病后24-48小时内。翻身需他人协助,避免自行用力。卧床期间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坐起,减少脑部血流波动。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情恶化: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血压过高需及时干预但避免骤降。观察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异常可能提示脑疝。记录尿量以评估肾功能,防止脱水或水肿加重脑损伤。
3.控制血压减少再出血风险:血压过高是再出血主因,需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避免使用快速降压药物,优先选择静脉给药平稳调控。联合镇静药物减少应激反应,但需警惕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4.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昏迷病人需侧卧防止舌后坠,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确保氧饱和度大于95%。吸痰操作轻柔,避免刺激引发呛咳和颅内压升高。
5.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降低颅内压:疼痛或焦虑时给予镇静镇痛药物,保持环境安静。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禁止屏气排便。探视人员需限制,减少外界刺激诱发血压波动。
康复期间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逐步恢复肢体活动但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血肿吸收情况,出现头痛加剧或呕吐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长期管理计划。